“两高一部”联合发文依法从严惩处医保骗保犯罪
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(记者罗沙、齐琪)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1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,要求依法从严惩处医保骗保犯罪,明确从严从重处罚和从宽处罚的情形。
据介绍,医保骗保犯罪涉及诈骗罪,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,贪污罪等多个常见罪名,犯罪主体主要为参保人员、定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等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1年至2023年,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共计1213件,其中2021年审结306件,2022年审结407件,2023年审结500件,案件数量逐年增长且增幅较大。
“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医保骗保犯罪定罪处罚、法律适用、政策把握等问题,为依法惩治医保骗保犯罪提供了明确法律政策依据。”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陈鸿翔表示,指导意见同时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,确保罪责刑相适应,实现最佳的政治效果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。
例如,指导意见提出,定点医药机构(医疗机构、药品经营单位)实施虚构医药服务项目、虚开医疗服务费用;分解住院、挂床住院;重复收费、超标准收费、分解项目收费等行为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,对组织、策划、实施人员,依照刑法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,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,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。
同时,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使用他人医疗保障凭证冒名就医、购药;虚构医药服务项目、虚开医疗服务费用;重复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等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,依照刑法规定,以诈骗罪定罪处罚;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,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。
指导意见明确,依法从严惩处医保骗保犯罪,重点打击幕后组织者、职业骗保人等,对其中具有退赃退赔、认罪认罚等从宽情节的,也要从严把握从宽幅度。
当日,“两高”还发布了8件依法惩治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,表明了司法机关依法惩处医保骗保犯罪的态度和立场。
责任编辑:闻浪
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
相关文章
- 新华调查丨骗取超1200万元,中医馆为何成医保诈骗“流水线”?
- 对骗保行为“零容忍”!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布个人欺诈骗保典型案例
- 国家医保局公布7起个人骗取医保基金典型案例
- 医保中心能否讨回交通事故垫付费用? 上海法院判决:可向第三人追偿
- 多部门发文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难题
- “两高一部”联合发文依法从严惩处医保骗保犯罪
- 杜绝“闯红灯”“压实线”——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谈26家失信医药企业
- 最高法发文明确这些生态环境侵权问题
- 全国生态日丨最高法发文对生态环境侵权民事诉讼证据作出规定
- 四部门发文剑指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 守护老人“钱袋子”
- 以兼职为饵 “培训贷”为何盯上大学生
- 深圳国资委回应“国企书记夫人涉车位纠纷舆情”:正了解核实
- 未成年人可通过五种途径维权和求助
- 安徽亳州原市长邓真晓一审获刑11年6个月
- 《中小学、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》 国家标准发布
- 最高检发布依法从严惩治2021年至今最高检挂牌督办31件重大财务造假案件
- 从执法检查报告看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成效
- 6月24日律界之声新闻速递
- 四部门联合发文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 聚焦五大领域